4:赢得孩子的心 共情小妙招 父母必备

by 希希 刘芸 | 妈妈心

我们在上一期中开始谈到如何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这真的是一门不容易的功课。在今天的节目中,我们希望可以一起来学习一些小技巧,帮助父母可以很实际地来操作。理论需要结合实际才有生命力。接下来就跟大家来分享一些在日常生活当中帮助我们跟孩子建立共情的小技巧或者说是帮助孩子面对他们感受的一些小技巧。这次我们用情景对话对比的方式来跟大家分享。

 

全神贯注地倾听vs心不在焉

 

第一个场景:爸爸看足球比赛正看着带劲。孩子放学回来气冲冲的跑道爸爸身边。

儿子:Eric今天打我了!爸爸,你在听我说话吗?

爸爸:(心不在焉)嗯嗯,我听着呢,接着说。

儿子:所以我也打了他!他又打我!爸爸爸爸!你在听吗!!

爸爸:(眼睛仍然盯着电视)我在听你说的每一件事!

儿子:没有!你根本没有在听!

爸爸:我能一边看电视一边听你说!噢噢!太棒了!终于进球了!!

儿子:(很沮丧的)还是算了吧。

 

总结:嘴上说在听,其实心不在焉,会让孩子感到气馁,不被重视。

 

刚刚是心不在焉的例子,我们现在来看看另外一种可以代替心不在焉相对积极的方式。同样的场景,爸爸看足球比赛正看着带劲。孩子放学回来气冲冲的跑道爸爸身边。

 

儿子:Eric今天打我了!爸爸,你在听我说话吗?

爸爸:(爸爸转过身眼睛注视着孩子)什么都没说

儿子:所以我也打了他!他又打我,而且还挺使劲打的,他真讨厌!

爸爸:继续全神贯注的听孩子的倾诉。

儿子:你猜怎么着,我从现在起要和Daniel玩了,因为他从来不打人!

于是孩子就自己满足的跑回自己的房间玩去了。

 

在这个例子里,同样的场景,爸爸全神贯注的倾听孩子的叙述,孩子就能容易的表达他们面临的困境。有时候,我们甚至什么都不用说。孩子需要的是我们能与他们产生共情。在过程当中亲子关系的桥梁就这样建起来了。下次遇到这样的事情的时候,我们可以放下手中的事,停下来,用全神贯注的倾听来代替心不在焉。

 

用简单的词回应他们的感受vs代替提问和建议

第二个场景:Sarah的新铅笔在学校被偷了。

Sarah:妈妈,有人偷了我的新铅笔。

妈妈:你确定不是你自己弄不见了?

Sarah:没有!我去洗手间的时候,它还在桌子上呢!

妈妈:谁让你乱放。你怎么总是这样,这不是第一次了。告诉过你多少遍了,东西放在课桌里面。你就是不听!

Sarah:哼!烦死我了!

妈妈:不许你这么说话!没大没小的!

 

大家发现了没有,当孩子被提问,责怪,建议的时候,很难有清晰的思路和积极的态度去想问题。对话很容易就变成了狡辩和争吵。

 

我们来看看另外一个鼓励孩子面对自己感受的方法:

同样的场景:Sarah的新铅笔在学校被偷了。

Sarah:妈妈,有人偷了我的新铅笔。

妈妈:哦?

Sarah:我去洗手间的时候,它还在桌子上呢!

妈妈:嗯。

Sarah:我已经是第三次丢铅笔了。

妈妈:噢。

Sarah:从现在起,我离开座位的时候,把笔放到课桌里面应该就不会丢了。

妈妈:这样啊。可以试试看。

 

用关心的态度,使用“哦,,,嗯,,,这样啊。。”这样简单的话来回应孩子。孩子就能在叙述的过程中,整理自己的思路和感受,从而有可能自己找到解决办法。

 

说出孩子的感受vs否定感受

 

第三个场景:Lucy的宠物小海龟死了。Lucy十分难过。

Lucy:(哭着说)我的小海龟死了!

爸爸:别难过,宝贝。

Lucy:(哭的更大声了)

爸爸:别哭了。不就是只小海龟吗?

Lucy:(哭的更厉害了)

爸爸:别哭啦!我在给你买个不就好了吗!

Lucy:(哭闹着说)我就要这个海龟!!!

爸爸:你真是无理取闹!

 

很多时候我们越是逼,想让孩子摆脱不好的感受,不管我们态度多好,孩子也只会越难过,这个难过会让我们最终失去耐心,简直就是个恶性循环!

 

同样的场景,我们来看看这个爸爸用不同的方式来回应女儿时候,结果会是怎么样。

Lucy:(哭着说)我的小海龟死了!

爸爸:哦,是吗?真没想到。

Lucy:我还教他玩游戏。

爸爸:你们在一起的时光真的很开心。

Lucy:她是我们的好朋友。

爸爸:失去朋友一定很难过。

Lucy我还每天个他喂食吃呢。

爸爸:你真关心这个小海龟。

 

很多时候家长不会呼应孩子这方面的消极感受,因为怕说出来了孩子更难受。其实很多时候,当孩子听到“你一定很难过,很受伤”这些话的时候,心里会感到安慰,会感觉到有人理解他们内心的感受。当孩子有消极感受的时候与其否定,还不如试试说出来子的感受,也许效果更好。说出孩子的感受vs否定感受。

 

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vs逻辑上的解释

 

第四个场景:Tom想吃米饼,但是家里没有了。

Tom:我要吃米饼!

妈妈:家里没有了,宝贝。

Tom:不!

妈妈:你吃点麦片吧。

Tom:我就要米饼!我就要!

妈妈:我告诉你了家里没有了!

Tom:哭的更厉害了!

妈妈:你这个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

 

尤其面度低龄的孩子的时候,当孩子想要一样我们没有得东西的时候,家长往往给孩子解释为什么没有。但常常是我们越解释,孩子越不听,越闹。

 

有没有一种方法能够帮助到我们解决生活上诸如此类的事情。

也是同一个场景:Tom想吃米饼,但是家里没有了。

Tom:我要吃米饼。

妈妈:我希望家里有!

Tom:我就要!

妈妈:听得出你很想吃!

Tom:我真希望现在就能吃到。

妈妈:我真希望能够给你变出一盒来。

Tom:那我现在就吃点麦片吧!

妈妈:好的!

 

孩子对某种东西的渴望心情一旦得到了理解,他们就能比较容易接受现实。当逻辑上的解释行不通的时候,我们可以用幻想的方式实现孩子的愿望,让气氛变得好玩有意思!孩子感知到了妈妈的努力,就更容易接受现实了。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

 

在刚刚的四个情境当中,在每个情境当中我们用了两种不同的方式来回应孩子,效果大家都能感受到。我们分享的帮助孩子面对自己感受小技巧就是用“全神贯注的倾听”代替心不在焉,“用简单的话语回应他们的感受”代替提问建议指责,“说出他们的感受”代替否定孩子的消极感受,“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代替可能行不通的逻辑上的解释。希望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可以多多操练。

 

刚开始这样操练的时候难免会有不习惯,就像上一期节目中所说的,这不是我们的母语。就像我们新学一门语言,还没有办法很流畅地表达自己,总会觉得有点别扭。但只要继续操练就好了。比语言的技巧更关键的是我们的态度。如果我们没有真正跟孩子产生共情的话,无论我们说什么,在孩子眼里看来都是虚伪,他们会感觉我们想要操控他们。那真的就会弄巧成拙了。我们真正与孩子有共情,才会打动孩子的心。说出孩子的内心感受非常重要。一旦孩子们知道他们正在经历什么样的感受,他们就能开始着手帮助自己了。

 

让孩子帮助自己,比我们给出建议,更能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虽然有时我们觉得以我们的经验去告诉他们,可以很快地帮助他们。不要希望凡事都“立竿见影”。我们给出的建议,也许看起来可以解决当下的问题,但是未必可以帮助到孩子真正的成长,也未必可以满足到他们心里的需要。我们为人父母需要做的不是帮孩子解决问题,给他很详细的建议什么的,我们需要做的更多的是一种接纳和引导,用孩子能够接受的陈述方式表达,对孩子是莫大的安慰,能帮助他们从情绪中释放出来,面对问题,从而能够自己解决问题。

 

人个人之间心与心的链接真的很微妙,相信对方会感知到我们的态度,当孩子不断的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真诚和对他们的感受无条件接纳的态度,亲子关系不好就奇怪了。我们接纳孩子的所有感受,并不是意味着他做的任何事情都是对的。很妙的是,当孩子的感受被接纳和理解了,他们也就比较能遵守我们为他们设立的界限。最终极的陪伴就是在关系当中的那份安全感,我哭我笑你全然接纳,我吵我闹你仍旧爱我的本样。只要孩子对父母建立了信任,建立了沟通的桥梁,想说的时候,孩子自然会说;我们说的时候,孩子自然也会听。我常常说,方法是死的,人是活的并在不断的成长更新。我们需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自己看孩子,自己所谓的坚持少一点点,接纳孩子的感受多一点点,从每天的小事做起,将我们学到的活出来比什么都要重要。

 

我们今天跟听众朋友们一起学习了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的四个小技巧,我们用了很多的例子,希望在这样的场景中让听众朋友们体会到孩子们的需要,也明白可以如何使用这些小技巧。但每一位父母在每一天的生活中面对的情境都不一样,我们需要的是不仅有对孩子满满的爱,也有这样的意识,用这样的工具,不断地操练,总结,反省,从而跟孩子一起进步、成长。